深度熱文
-
外資“抄底”的不是中國樓市,而是非住宅物業
寫字樓等大宗物業項目標準化程度高,單一項目資金投入大,管理成本低,能夠獲取長期穩定收益。 在物流地產領域,尤其是與冷鏈配送相關的投資,歐美等外資占據主要地位。 外資較少投資住宅,因其更看重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變現能力。 -
“驅逐出境”十年后還能來中國嗎?訪中國刑法學會副會長劉仁文
刑法中的“驅逐出境”和出入境管理法中的“驅逐出境”,不是一回事。 外國人觸犯刑法、構成犯罪被驅逐出境,多久后能再次進入我國?并無明確規定。 出入境管理法也有“驅逐出境”的規定,被驅逐出境的外國人,十年內不準入境。但這屬于一種行政強制措施,由公安部門決定執行,主要針對違法的外國人適用。 -
“溫飽大于科研”?加州大學爆發“學術大罷工”
“每個院系都有自己的游行隊伍,走著走著各個學院的學術罷工者會集合一下。”劉瑞辰發現,校內游行的氛圍比較歡樂,會有人彈吉他、唱歌,沿途的志愿者站點也會提供零食和礦泉水。
時事評論
-
日本是一個亞洲國家,日本隊是一支歐洲球隊
日本雖然是一個亞洲國家,但實際上,日本隊已經是一支歐洲球隊。日本很多球員在歐洲踢球,參加此次卡塔爾世界杯的26人大名單中,就有20人在歐洲俱樂部效力,其中效力于德甲的球員就有7人,其中遠藤和鐮田甚至已經躋身球隊核心。 -
核酸企業IPO被叫停:不應容許既得利益固定化、長久化|快評
如果容許核酸公司大量上市,等于固化、長久化其既得利益,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堪比“眼鏡蛇悖論”的核酸檢測悖論:推行核酸檢測是為了消滅疫情,結果核酸檢測的高昂利潤反而讓相關公司有制造假陽性與假陰性讓疫情長久化的誘因,甚至有收買官員進行利益輸送的誘因,這些后果不是“理論上的”,而是已經有不少實例,從而把一項本因公共政策而生的短期業務,變成了可能長期化乃至永久化的生財機器。